![](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8be10bae4e584a848adacd901c831094.jpg/v1/fill/w_980,h_653,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uto/8be10bae4e584a848adacd901c831094.jpg)
在七年办学实践的基础上,上海华旭双语学校的管理团队在2022年下半年制定了体现学校特色的学生成长教育体系。我在2022年底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该体系的形成背景和过程(注1),解释了我们如何根植于国内和国际全人教育理念而制定“四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和与之相匹配的十二个学习者素养的全人成长教育框架。
华旭双语学校的办学愿景和学生培养目标分别是“创办一所影响世界的中国学校”和 “致力于培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功的学习者”。学生成长教育体系中“四个学会”的全人发展目标、十二个学习者素养,以及K-12各学段具体的成长课程和学生教育活动的安排正是实现这所国际化学校的办学愿景和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个学会”中的第一个是学会做人,即要求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热爱国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诚善良、坚持原则、胸襟开阔、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个是学会学习,即要求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习得知识和本领,学会学习的方法,拥有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为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奠定基础。第三个是学会做事 ,即要求学生学会应对事件的方法,在日常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学会选择并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在挫折中及时反思,坚韧不拔。第四个学会是学会共存,即要求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包容、合作,成为善于交流、懂得关爱的人,并体现一定的领导力。
这个“四个学会”不仅根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的先做人后做学问的思想,也吸收了国际教育中对学生参与社区和社会活动的做法,同时也参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优质的全人教育的讨论。同样的,与“四个学会”相匹配的十二个学习者素养也是同时参考了中国教育传统和国际教育,尤其是国际文凭教育对学习者的培养要求。这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同时又浸润了国际教育理念的素养要求为我们的教师将全人教育理念和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建立连接提供了很好的抓手。
通过学会做人,我们培养学生坚持原则、胸襟开阔和全面发展三个素养;学会做事中,我们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知识渊博和勤于思考;通过学会做事,我们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及时反思和坚韧不拔,而学生在通过学会共存的过程中,培养善于交流、懂得关爱和学会尊重的素养。这十二个学习者素养可以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在一个社团活动中,有些学生承担组织和领导的工作,有些学生需要学习新的技能挑战从未尝试过的任务,过程中可能还会遇上困难和失败。在这些过程中,学生领袖学习如何坚持原则和善于交流,如何积极探究,如何坚忍不拔等等。比如说在科学文化学习场景中,学生应该对新的知识积极探究,对复杂的问题勤于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善于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勇于尝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包括科学调研和课外活动等。
从上个学期开始,学校的学生成长教育工作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对管理人员和教师开展针对教育体系的培训,要求教师在体系的指导下开展课程和活动计划和实施,要求所有教育工作形成合力,从而最终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生成长教育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科学文化学习之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而且我们鼓励教师全员参与到各种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岗位,包括班主任、学院院长、社团负责人等等,因此这个体系的确定和实施是凝聚全校中外教师教育力量的重要举措。
“四个学会”的国际化全人教育框架不仅指导了我校学生成长教育框架的制定,也对学校的其它所有与学生相关的工作产生影响,其中包括教师的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评价等等。可以说,虽然这个全人教育框架是因为学生成长教育而制定,实际上它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理念指导框架。
学校工作不仅需要理念和方针的指导,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具体可随时参照的质量标准体系。只有这样在工作过程中的学校每一个层面的管理者和每一个部门的教师才会感觉到既有前方的灯塔引领,手边也有随时可参考的罗盘指引,既做到大方向正确和协调,又确保小步骤准确和一致。“优质、多元、融合、关爱”已经成为深入我们学校每一个员工心理的体现我校教育理念和特色的价值观。优质是其它所有体现“多元、融合、关爱”的工作的最终呈现,既是我们长期追求,也是必须达到的工作目标。
2023年,在新的内外办学形势之下,我们更新了“优质、多元、融合、关爱”教育价值观体系的解读。
优质,教育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们一所民办学校的教质量尤其需要经得起社会和市场的检验。作为一所国际化双语学校,我们定义符合自己特色的教育质量。一些具体做法已经开始展示我们的优质教育,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艺术和体育成就,课外课程的学习成绩以及校外育比赛的结果。
多元,我们的教育欢迎不同的孩子前来,我们也同时促进孩子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我们不仅在低负担前提下努力实现“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教学目标,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平衡发展多元智能。一些具体的策略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多元发展,包括一生一课表,一生一技能,一生一乐器和一生一评价。
融合,我们尝试将不同的课程,各种先进的和适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来自各种渠道的社区资源,和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多元文化融合在我们的校园之中,以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多元发展的,有助于全人发展,也有别于普通公办学校的国际化学习型社区。
关爱,关爱是一种对待孩子的态度,关爱也是教师对学生高期望的表现。我们关爱本来就优秀的孩子,同时我们也用爱去鼓励暂时跟不上的孩子,我们尽最大努力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最充分发展。我们制定一系列策略关爱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潜能。这些策略包括学生全生涯发展计划、班主任系统、学院系统和全员导师系统。
在学校办学愿景、培养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始终在探索符合自身教育教学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总校长龚德辉在创校之初即提出反映学校教育质量的十个指项,反映了她对全人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和付诸于教育行动的决心。
1. 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课堂教学的基本课时数;
2.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状况和成绩;
3. 学生毕业后所能进入的国内外不同层次的高一级学校情况;
4.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预修的高一学段课程及所获得的学分;
5. 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适能发展状况和体锻技能;
6. 学生在校所获得的艺术享受和艺术教育的状况;
7. 学生的道德修养及道德价值判断水平;
8. 以可测的方式对学生的生活劳动技能所做出的测评;
9.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及群体性活动的时数及能力;
10.学生所表现的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即在研究性学习或主题性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及水平。
学校校长团队2023年开年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梳理华旭教育质量的十个指向,将它们放在经过八年演进的学校文化体系中进行新的解读,确保它们能够在学校新的发展形势下指引员工和教师开展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实践。为了员工和教师在现在的工作情境中理解和实施教育质量的十个指向,我们将它们整理成了十条更加突出结果导向的标准。
1. 学生道德修养和判断水平高
2. 艺术氛围浓和教育成果突出
3. 学生身心健康和体锻效果好
4. 各学科课堂教学充足课时数
5. 学生学习过程完整成绩优异
6. 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结果优秀
7. 学段间衔接课程学习成果佳
8.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技能高超
9. 学生生活能力和劳动技能优
10. 学生团队和社会活动能力好
这十条结果导向的标准为实现“四个学会”的全人教育提供了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质量保障,其中一至三条确保了学生“学会做人”的工作的具体落实,四至七条确保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若干个方面的均衡实践,而第十和第十一条分别是“学会做事”和“学会共存”质量指向。
可见华旭双语学校的十条教育质量指向实际上是追求优质的国际化的全人教育的教育质量体系,它既体现了一般学校对学生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这所国际化双语学校有别于很多其它学校的特色。实际上,这个质量体系也很好地反映了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要求的“德智体美劳”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这十条结果导向的标准中的一至三条对应了“德“、”美“,和”体“,四至八对应了“智”,而显然第九和第十条是对应了“劳”。
基于这十条结果导向的教育质量标准,我们正在进一步制定每一个标准下面的考核点,确保这些质量目标通过更加具体的、可测的实践结果来实现。优质的全人教育即是我们这所国际化民办学校孜孜以求的办学方向,也是全校所有教职员工必须全力以赴达成的工作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关乎我校所有学子的福祉,也关乎我校所有管理人员、教师和员工的职业成就,更是关乎这所民办学生所承载的社会使命的实现。
[1] ttps://www.xuefenghuang.org/post/上海华旭双语学生成长教育体系形成背景介绍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