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Chapter 9-12)

EdTinker


根据正面管教的一些原则,作者对家庭会议提供了不少建议。作者认为好的家庭会议可以让孩子养成好的品格,学习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当然做到这样的前提条件是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要有耐心跟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带着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和确定计划等等。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会议上会学到倾听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合作技能、责任心和责任感、错误是学习的机会、还有更重要的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孩子的问题往往反映的是家长的问题。作者也用一个章节讨论了家长的性格和与之相关联的教育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成年人会形成一种“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和一种“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基本生活态度取向是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所采取的行动,而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则是当一个人有安全感时所采取的行动。(p. 220)四种生活态度的取向为安逸、控制、取悦、和力争优秀。对最求安逸者来讲,怎么容易就怎么来,即寻求别人关照,也会让别人感到舒适;对追求控制者来讲,想把我自己、把我别人,也想把握局势;对取悦取向的人来讲,讨好他人,积极地寻求别人认可,或者博取怜悯;而那些力争优秀的人始终想保持比别人好,试图做得更多,要保持正确,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这四种生活态度取向都可能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作者认为,“由每一种取向促成的行为往往造成与初衷相反的结果” (p. 222)。讨好孩子的家长可能会吃力不讨好;想要安逸的家长可能最后面临麻烦越来越多的窘境;想要控制孩子的家长往往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反抗直至失控;力争优秀的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因此,作者对每一种取向都给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对取悦型的家长,作者建议应该应该多相信孩子,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不要羞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要学生给予和接受;对安逸型的家长,作者建议注意建立惯例,设立目标,要允许孩子体验他们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对控制型的家长,作者建议放手,给孩子提供选择,和孩子一起做决定;对力争优秀的家长,作者建议放弃对正确的需要,理解孩子和支持孩子的需要和目标,无条件地去爱孩子,并培养幽默感。


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与自己的孩子有很长的共同生活的时间,大人的生活态度和由此而产生的自我行为和教育行为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行为习惯一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每一个父母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学习任务。我觉得每一个人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地属于某一种取向,有可能是这个也有一点,那个也有一点,但是很可能是最最接近其中的某一种。这个最接近的某一种可能就是主要支配你的教育行为的那种。另外,根据作者的分析,一个人感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和有安全感的时候所采取的行动可能是不一样的。了解自己需要对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观察。


书的最后两章提供了综合运用正面管教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作者也描述了很多可以让家长和老师参考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案例,非常有用。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告诫读者“这本书提供了很多方法。如果仅仅把它们看成技巧,那肯定会失败。这本书还提供了很多积极的态度。当这些方法和积极的态度结合在一起时,它们就变成了能在我们与孩子之间营造出一种爱、相互尊重、合作以及快乐气氛的观念 。……爱与欢乐的态度时最重要的,而且,这有助于发现每一件事情积极的方面”。(p. 274) 我想作者的话已经很好地总结了正面管教的核心真谛了,有时候几技巧有千千万万种,但是背后的“道”其实只有一个。

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2020 by Xuefeng Huang.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