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我和华旭双语校长助理(教师专业发展)许雨辰合作完成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a4f2e_9205be3c3a064b24a8246062c6519b5a~mv2.jpg/v1/fill/w_980,h_1307,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uto/4a4f2e_9205be3c3a064b24a8246062c6519b5a~mv2.jpg)
Photo taken in Chongming Island, my hometown in early June 2022.
已经过去的2020年的新冠疫情和2022年新冠疫情不仅对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挑战了学校校长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和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管理能力。当教师们需要快速学习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和适应面对屏幕的授课方式的时候,对教育教学过程和质量负责的校长也必须带领团队创造一个在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管理模式。
笔者在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感觉到在2020年和2022年的第二个学期我们和同事们实际上是在运营一个网上学校。教学和学习评价全部在线进行、教师会议和管理团队沟通也基本在线进行、而学生和教师问题沟通和解决也都是利用各种在线平台,包括腾讯会议或钉钉。
教育部门和各级教研室通过空中课堂和教学资源包等形式给第一线教学的教师提供了很多支持,区教研人员通过在线听课和课堂质量反馈等形式监督在线课堂教学质量,这些外部支持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学校校长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但是,关于校长如何做好在线教育教学管理的讨论似乎从未被正式、系统地提出过。虽然教育部门有一些总体性的工作要求,但是面对具体问题,校长们和学校其他管理人员似乎基本是靠个人理解和经验去应对突如其来的在线管理的工作和其中的问题。而这两次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在线教学时间都是将近一个学期,对教师的高效工作指导和对学生的有效教育教学不应由于网络的阻隔而造成太大的影响,况且未来这样长时间或者段时间的组织在线教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笔者认为学校的在线教学管理应该成为一个校长研究和思考的重要方面。本文总结我们学校上海华旭双语学校(原校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在网课期间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分享给更多的同事们。
我们所工作的上海华旭双语学校是一所十六年一贯制国际化的民办学校。学校的双语幼儿园从托班开始招生,主要实施的课程是国际文凭的幼儿项目(IBPYP),中外教比例为1:1,实施双语教学。学校的小学和初中实施国家课程,同时开始大量的校本选修课程,中小学有少量教授英语学科的外教。高中部则是一个实施多个国际课程的学部,包括美国GAC融合课程、英国A-Level课程、和国际文凭的高中项目(IBDP)。高中部外教比例也比较高,中外教比例大约1.5:1,实施双语或全英文教学。我们学校比较复杂的课程结构、中西融合的教师团队、和大跨度的学生年龄差距等特点使得学校在正常时期的教学管理难度就已经比常规学校要高很多,这种情形下的在线教学管理更是难上加难。
本文以上海华旭双语学校在两次新冠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管理为案例,分享学校如何发挥团队的创造力,运用现代管理手段,调动教师的主动学习和提高的积极性,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和家长满意度。
一、成立在线教学临时工作小组
2020和2022年两次网课开始之前学校即成立了临时工作小组,第一次由校长总负责,第二次由负责全校教育教学的执行校长负责。以2022年为例,临时工作小组的成员包括学校总校长、执行校长、党支部书记、四个学部校长、课程与教学部主管、教学科技部主管、还有心理教师。在学部层面,在学部校长的牵头下也成立了类似的临时工作小组,以实时地监控在线教学实施过程和质量。这些特殊的工作机制保证了网课期间全校的教育教学平稳运行。
总校层面的临时工作小组每两天开一次在线教学复盘会,会议的内容一般包括每个学部汇报最近两天的教学情况、课程与教学部全校训课情况、突发事件的处理、在线教学质量分析等。心理教师阶段性地向工作小组汇报各学部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情况,以便学部校长和相关老师对出现情绪或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特别关照措施。执行校长针对每个被提出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要求各部门及时协调解决。总校长在每次会议最后总结并提出工作要求和建议。
比如说,在2022年3月24日的会议中课程与教学部门提出,训课中发现有少数几个教师未在上课开始时仔细点名而造成学生缺课。针对这个情况,执行校长要求学部跟相关教师进行点对点沟通,要求及时逐个点名,并建议在学部重新强调在线课堂点名的规范性。4月1日的会议中工作小组对区教育学院的听课反馈进行了讨论,并对相关学科或教师提出表扬或改进意见。今年小组曾连续几次讨论在线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和质量问题,并将相关意见反馈给学校体育总监,要求体育组内展开教研和互相学习,以在线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由于在线教学临时工作小组和复盘会是由来自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同时参加,很多需要校级层面和各部门间协调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比如说由于幼儿园在停课期间出现教师富余的情况,而小学部的英语教师需要教学支持,因此通过学部间协商幼儿园指派若干名外教去小学部担任临时的助教。当小学部玫瑰班融合课程的新上任的英语教师出现教学质量问题的时候,工作小组协调另一名外教成为她的辅导员兼教学助理。学部间的在线教学教育资源也在会议上及时分享。比如说小学部的学生全生涯规划团队组织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家长讲座,邀请其它学部的学生和家长同时参加,丰富了所有学生的在线学习资源,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二、制定统一的在线教学质量标准
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发在第一学期结束之后,基于我们对当时形势的判断和也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我们在第二学期开学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也包括建立学校在线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制定了《华师双语在线教学标准》、《华师双语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阶段的工作要求》、《在线课堂课前、课中、和课后关键问题》、以及国际幼儿园的《在线教学一日生活安排》和国际高中部的《在线考试规定和流程》和《在线学习礼仪》。这些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华师双语在线教学标准》对全校教师(除幼儿园)的在线教学提出了一个相对统一的规范和指导。《标准》包括九个维度的指标,涵盖了备课、教学和学业测评的各个方面,包括在线教学的手段,网络课堂中的控场能力,合法依规性,差异化教学手段,学业测评手段,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数据的应用,教师的合作计划和教学,以及创造性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比如说,其中的第三条标准为“教师应规范、引导和鼓励学生合法合规、安全健康地使用线上学习资源和网络技术。”,而第四条标准为“教师充分理解学生在线上学习中提出的特殊需求,并作出及时的反应。”
《华师双语在线教学标准》参考了全球多家在线教育机构的质量标准,又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改编而制定。《标准》实施之前工作小组听取了每个学部的意见,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以使标准总体上能适用于所有学部。学校的学生年龄跨度大,而且课程结构比较复杂,统一性的达成有难度,但是全校实施统一标准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全校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有了一致的语言体系来讨论和评价在线教学过程和质量。《标准》制定和使用的第一年,即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即对全体中外教师开展了培训,让每个教师理解每一个维度的与在线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跟教师实际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关联。《标准》不仅为全校教师提供在线教学的指南, 也用于评估在线教学的质量。学校根据《标准》中每个维度的多个指标设计了在线教学质量调查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和家长对于在线教学过程的反馈意见。
三、建立及时管理反馈机制
从2020年第一次疫情下的在线教学开始,我们就形成了一系列及时处理学生和家长的投诉、及时全面了解在线课堂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及时将指导意见给到相关或全体教师的工作流程。学校课程与教学部每天组织教务员随机听课,将听课中发现的情况每天向学部负责教学的副校长汇报。课程与教学部主管每两天在临时工作小组会议上通报巡课情况和处理过程。比如说,在2022年网课刚开始时,教务员发现很多老师在使用钉钉时不能监控学生课堂参与的问题。在临时工作小组的会议上,我们和教学科技部主管一起讨论教师应该如何更加合理地使用直播功能,从而在教学的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地监控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状态。这个指导意见由教学科技部群发给了全体使用钉钉教学的中外教师。
每三周左右临时工作小组向各学部统一发放一次《在线教学质量调查》。《调查》基于《华师双语在线教学标准》编写,每一位教师都很清楚学校需要从哪些角度从学生和家长端得到的反馈。《调查》涵盖了《标准》的九个维度中的25个指标。考虑不同年段的学生年龄差异,高中部的学生自己填写问卷,初中部既可以家长填写也可以学生填写,而小学部则是家长填写。学校课程与教学部负责每次问卷发放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在临时工作小组的在线教学复盘会议上讨论和反思,然后小组将分析结果和指导意见给到各个学部。学部校长和负责教学的副校长组织学部内教研组长和教师对调查分析结果进行反思,针对反应出来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比如说,在2022年4月的一次质量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三年级的数据出现较明显的下滑,学部立即寻找原因后发现学生家长满意度下降主要与其中一个班级的某一位教师的工作表现引起家长的强烈不满有关。找到原因后学部当即采取行动与相关教师沟通,并进一步听取家长代表的意见,使得问题得到了矛盾得到了及时地解决。2020年网课期间学校共发放了三轮在线教学质量调查问卷,25个指标的总体平均满意度达到80%以上。截止五月底,2022年网课期间学校也已发放三轮调查问卷,总体平均满意度也达到80%以上,并且每次评分都有进步。可以说,质量调查问卷不仅让学校管理层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在线教学满意度,也证明了我们学校在线教学的总体水平。
班主任也是在线教学期间及时反馈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学校要求班主任跟每一位学生和家长保持相对密集的关爱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家庭教育近况。班主任还会将任课教师的一些反馈比较集中地反馈给学生和家长。比如说,高中部有一位学生因为一个人被封控在上海的公寓里,她的学习自觉性又比较差,造成了不少迟到甚至缺课。班主任密切地保持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络,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将学科学习中的问题随时告诉家长,要求家长共同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并完成作业。如果班主任了解到学生出现情绪或心理问题,学部负责学生德育的校长助理和学校心理老师将被要求介入指导。学校在网课一开始就向所有学生、家长和教师公布心理热线和心理咨询邮箱,让需要的学生和家长随时可以得到疏导和支持。每个学部每周都有线上班主任例会,学部校长和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学部校长助理及时全面了解学情,并给班主任给出工作建议。
四、开展教师专业培训
在网课期间学校教育专业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协同教学科技部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培训资源,利用企业版腾讯、钉钉、各类网站平台等等,进行在线的教师培训。实际上,在线师训一直是我校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式,有效地平衡了教师工作和学习在时间分配上的矛盾。由于在线平台的可视化、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培训内容可以更有效地传递到用户端,提高了培训效果。
思想是行动的纲领,是决定行动方向的,因此管理在线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需要全体教师认识到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两次新冠疫情的出现,促使在线教学从二线走到台前。教学管理者应该认识到,未来在线教学可能始终作为线下教学的重要“伙伴”,从原来只是线下教育教学不那么重要的补充,变成线上和线上双线并行的模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在线教学视为仅为对付疫情的“权宜之计”。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将这两次真实的在线教学和管理当成宝贵的教师和领导力发展的机遇。
我校在线教学能力培训第一课的任务定位为群策群力分享在线工具,各显其长提升教学质量。我校建立了专门团队,研究探索各类的在线教学工具。在临时工作小组的统一规划下,学校图书馆馆长牵头,教育信息技术部辅助,探索数字资源,并向老师们建议结合在线工具的教学方法。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探索经验,图书馆首先将大家各自使用的技术方法软件、APP、网络平台等进行收集汇总后,对每一种渠道或方法都进行测试,并进行索引和分类。最后汇总的工具索引集包括了上百种在线工具供教师学习使用。教师专业发展和领导力中心根据索引内容安排分专题召开的教学技能分享培训会,或者通过学校公众号上的数字化教学技巧专栏,面向全体教师推广。
在线工作期间的教师专业培训体现了分层、分级、分段,有层次地开展的特点。比如说,在线教学质量标准的培训包括全校培训、学部培训、和教研组层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和反思。在线教学过程中,我校关注到全校、不同学段、不同学课的教学特点和要求,采取树形结构的精准培训方式,兼顾教师的教研时间和教学时间分配问题。具有跨学段使用价值的在线教学工具、方法和要求的培训由教师专业发展和领导力中心组织,对教师工作提出指导。此类的培训不仅仅包括校内教师团队提供的资源,还包括市、区各级校外培训指导中学习到的技能。例如,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在学科教研中分享的“问卷星”设计个性化作业的方法,可运用于很多文科类科目的教学当中,通过全校范围的学习和分享,教师在实践看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区教育学院领导或者教研员肯定的优秀在线教学课例也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有在区域和学校推广的价值。教育学院定期听取各学校的在线课程,并从中选取特别优秀的课例,召开教育学院主办的教研会议与各校分享,这其中也有来自我校教师的优秀网课。 教师专业发展及领导力中心积极与这些授课教师联系,并将录制的课程剪辑后纳入全校教师培训的范畴,要求教师积极展开学习和研讨。
学部或学段内也组织在线教学工具培训分享,由学部教学校长负责,选择特别适合学生年龄层的在线教学方法,组织月度的技能培训与分享。教研组是我校学术架构中的最小学习共同体。在线教学期间,教研组内的学术活动并不因为疫情而中断,反而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找到了更多可以交流提高的切入口。在线教学技术也是教研组会议的重点之一,纳入教师培训的范围内。教研组长筛选由教师专业和领导力发展中心推荐的资源,提炼出本学科适用的在线工具,然后组内教师共同学习和实践。比如说,Padlet在线互动平台就是因为这种推广方式在高中部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结语
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从上世纪末的简单的电子幻灯片的使用到今天几乎所有教学和评价的过程都可以在线进行,这个发展大趋势显得不容置疑。中国教育部早在2018年就颁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上海市教委也在2021年发布《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蓝皮书》,这些行动规划也为学校教学信息化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几年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突飞猛进更是预示着学校教育正在酝酿深刻的变革,学习可能不再被学校的围墙和在校的时间所限制,学习将无处不在,并且随手可及的在线学习资源真正将终身学习变成可能。在科技的影响之下,学校教学由原来固定的线下模式转型为更为灵活的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甚至必要时完全线上模式,已经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有甚者,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在教育中广泛运用将有可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和学生评价的个性化。
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世界发展趋势,物资和人才的全球流动既给现代人类的生活带来史无前例的便捷和富足,但是同时提高了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病毒流行的可能性。虽然我们坚信我们人类一定可以战胜新冠病毒,而且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攻克2022年上海疫情的胜利,但是未来其它病毒较长时间影响社会或者个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整体或者个人的在线工作和学习的需求一定会经常成为学校教师和校长们的一个课题。
可见,现代教育与科技结合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社会越来越融合的发展规律都决定了不仅教师需要学习如何适应教育教学数字化的潮流,而且学校管理者也必须学习如何在时代进步的进程中更新领导和管理认知和技能。本文基于上海华旭双语学校前后两年的在线教学管理的经验,分享了一个十六年一贯制学校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标准制定、管理反馈、和教师专业发展等策略,不仅有效地保证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质量,更是通过实战培训教师和管理团队去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数字化的教育管理发展趋势。由于我们学校学段和课程设计的多样性,希望不同类型的学校校长和其它教学管理者都可以从本文分享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经验。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