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智能学习2050

EdTinker


Photo taken in Toronto in February 2024


(写一个故事,幻想一下30年后的一个小男孩的智能学习生活)

 

2050年,某个清晨。


李奥在6点30分就自动启动了,不过除了身体侧面的一个指示灯在微微闪烁之外,它没有发出任何其它声音和光的干扰。李奥默默地将房间里的温度做了一下调节,这样罗辰在30分钟后起来时会感到更加舒适。然后它又开启了灯光自动调节系统,让室内光线在起床音乐响起的时候正好到达自然光的状态。然后它快速搜索了一下今天外面的天气,并检查了一下罗辰这新的一天的日程表,准备好了一个适合今天各种活动的衣服和学习用品建议清单。此时罗辰还在熟睡,昨天下午的那场激烈的足球比赛让他这个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罗辰是李奥服务的小主人。罗辰,一个10岁的中国男孩,和他的爸爸和妈妈住在大都市上海市中心的一套非常宽敞舒适的顶层公寓里。李奥是一个整合了各项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生活和学习助理,是罗辰的表哥在他去年九岁生日的时候送给他的生日礼物。罗辰的表哥在一家虚拟现实教育游戏开发公司工作,他非常崇拜他的表哥,因为表哥经常会跟他讲他们公司正在研发的新产品,向他描述这些产品会给小朋友们带来的非同寻常的学习体验。


在过去的30年里,自从通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普遍地使用到生活、学习和娱乐中以来,像李奥这样的小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也逐渐成为小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必要助手。每个学校也都配置了一些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和活动中使用的智能机器人,同时学校也允许和鼓励家长为孩子定制和购买更加个性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习和生活助理。李奥在室内可以自己“行走”,他身体很轻也很小巧,所以在室外的时候他就像一只小宠物一样呆在罗辰的书包里。


七点到了。李奥启动了自动窗帘,随着那个淡黄色的窗帘徐徐拉开,晨光慢慢地洒进房间。轻快的音乐开始从李奥头部的音响里传了出来。今天它为罗辰选择是一首李斯特的钢琴曲《爱之梦》,是著名演奏家朗朗的独奏曲。有一次罗辰偶尔经过邻居家时听到了这个曲子时被它吸引住了。李奥记住了罗辰当时的情感反应。


李奥来到罗辰的床边,温和地对着正在醒来的孩子说:“早上好,罗辰。你看上去睡得很好。让我们开始新的一天吧!”

罗辰微笑地回答道:“是啊,我刚才还梦到我又进了一个球呢!我肚子好饿,你知道妈妈做了什么早饭吗?”

李奥欢快地说:“妈妈15分钟前就把早餐信息发给我了,她会帮你准备好鸡蛋、豆浆,还有你最喜欢吃的小笼包子。早饭20分钟后会准备好了。”


罗辰揉揉睡眼,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看了几分钟窗外天空中的慢慢飘过的白云,然后一翻身坐了起来。与此同时,李奥开始告诉他今天的温度和天气,并根据罗辰所有的衣服清单给出了一个合适的衣服搭配。罗辰基本上接受了李奥的建议,但是他还特地另外选择了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蓝色运动外套。


李奥也将今天的课程表和课外活动安排给罗辰简单地描述了一下,并给出了需要带去学校的书本、文具和活动材料的清单。根据这些建议,罗辰花了几分钟时间就把书包收拾完成了,然后穿过了客厅,来到里边摆放了一张早餐桌的厨房。她妈妈正在把给他准备的早餐放到餐桌上,他走上前去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小笼包好香啊,我太饿了!”

“那正好啊,你好好吃,今天的豆浆也是早上新鲜做的。李奥,请及时提醒罗辰的出门时间。我一会儿要先离开几分钟,今天要去苏州开一个会议,明天才回来。爸爸晚上会早一点回来在家等你一起吃晚饭。” 妈妈说。


坐在厨房的桌子前,罗辰开始享用热气腾腾的美味中式早餐。同时,李奥先告诉了他下一班公交车的时间,然后又跟他说了一下今天的几个主要的日程安排,包括早上的数学课、英语课和视觉艺术的,中午的一个学生会的会议,和下午的两节科学课,还有学校杂志社的讨论会。罗辰准备利用午休时间提前准备那个学生干部的会议。


罗辰每天自己乘公交车上学,车站离家和学校都不远,而且李奥也会随时把罗辰的位置和路上的情况传送到他爸爸妈妈的手机上,所以她们也很放心。只要李奥一上车,它就自动和公交车的智能系统进行了连接,车的编号、位置,以及乘客数量等信息立即共享到了罗辰爸爸妈妈的手机上。罗辰坐车上学的时间也正好是爸爸妈妈出门上班的时间,所以他坚持不要爸爸妈妈送他上学,而且他也很喜欢自己一个人坐车的经历,这让他感觉很自己很独立也很勇敢。


有时候他也会在车上遇到自己的同班同学,一路上和朋友聊天让他感觉特别开心。李奥在罗辰的书包里默默地倾听着他们的聊天,并且会记下一些有趣的或者重要的信息,在罗辰问他的时候,他会跟罗辰一起回忆和讨论。李奥还可以当作一个通讯工具,如果罗辰或者他爸爸妈妈突然想起来要跟对方说一句什么话,李奥会发出提醒的声音。


李奥的身体两侧有一对用磁铁镶嵌吸附着的耳机,如果要通话时,罗辰会很容易地将它们放到自己的耳朵里,这样他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小秘密就不会让车厢里的其他人听到了。这对耳机在他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找他通话的时候特别有用,因为她们到现在还连声地叫他“小宝宝”,他可不想让别人听到。李奥知道罗辰的这个小心思,所以每次他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要跟他通话的时候,李奥都会提醒罗辰一定要带上耳机。


到学校后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课。


罗辰本来并不是很喜欢数学,因为以前的数学课上基本上都是听老师讲、师生之间的讨论,还有就是做各种各样的练习。罗辰是一个对视觉很敏感的学生,从小他也通过观看各种视频学习了很多知识,他就不明白为什么数学就不能也像那样学习。但是自从有一天数学老师将虚拟现实游戏引入数学课堂之后,罗辰就彻底改变了对数学学习的看法,真正地体验到原来数学和他周围的生活有如此多的紧密关联,而且也可以通过观看和体验的方式学习。尤其让他兴奋的是,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学习游戏软件竟然还是他表哥的公司开发的。


在这堂数学课上,老师们带领同学们理解圆周率这个概念以及它是如何被发现的。罗辰使用教室里的电脑进入了一个整合了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现实的学习游戏,在里边他居然可以跟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直接对话,了解他当时是如何发现圆周率这个规律,并且直接看着他摆弄各种形状,然后成功地利用割圆术计算出了最后结果。在称赞祖冲之的研究成果的同时,罗辰还是忍不住骄傲地告诉他,现在的数学家已经可以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面很多很多位了。这个发现让这位生活在大约1600年前的数学家大吃一惊,连连叹曰“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虽然罗辰还不理解现代数学中是圆周率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但是这个和祖冲之的互动让他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学好几何学。


数学课之后是一节英语课。虽然全球范围内使用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英语始终还是保持着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因此英语课在罗辰的周课表中占据了好几个位置。


由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非母语的语言学习已经和几十年前大不一样,因为本来很难实现的所谓语言环境现在是很容易实现的。虽然罗辰教室里的同学都还是第一语言为中文的中国孩子,但是老师带到教室里的十几个机器人都是被设置成母语为英语来自全球各地的与班级学生同龄的孩子,而罗辰就直接使用已经自动接入学校学习平台的李奥了。这些人工智能孩子直接参与到所有的课堂学习活动中,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用英语进行思考和交流的动力,也能够适时地通过各种方式为同学们提供语言指导和支持。


今天英语课上的小组活动是讨论 “How do we celebrate our new year?”  罗辰首先发言,用英语简单介绍了他非常喜欢的中国春节的活动,比如挂红灯笼和和到外公外婆家里包饺子。一个女同学补充了几个她喜欢的春节活动,比如说红色剪纸。接着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机器人用地道的澳式口音讲了他去年新年在悉尼看烟花的经历,李奥则变身为一个美国小学生用纯正的美音讲诉了纽约时代广场新年倒计时的盛况。当中国小朋友听不太懂的时候,他们就会七嘴八舌地提问题,而机器人则会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直到学生满意为止。


实际上人工智能机器人是可以听懂中文的,所以当中国小朋友感到用英语表达困难的时候,他们可以使用一些中文,而机器人则会马上用英文表述一遍问题,然后再耐心地用英语解答。这样同学们既学习了如何提问,也了解了如何回答,同时也锻炼了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小组活动结束的时候罗辰感觉到自己讨论新年的英语丰富了很多,而且他也通过李奥等机器人的参与了解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


其实李奥在课堂外也已经成了罗辰的语言学习的伙伴,而且不仅限于英语。早在两个月前,罗辰就开始学习西班牙语中的一些日常用语,这是他突发奇想的一个结果,然后平时通过和李奥的一些不经意的闲聊,他发现他已经可以简单地应付一些日常的西班牙语对话了。罗辰也需要时不时地操练一下上海方言,因为他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还是在用方言跟他对话,当他需要知道某句话如何用上海方言表达的时候,李奥就会给他提供建议,并且帮他一起在不同的场景里进行练习。罗辰觉得李奥就像他的一个随身智囊团。


实际上,由于具备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逐渐融入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像罗辰这样的学生已经非常习惯和擅长利用这种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学习空间、优化学习质量,并改善生活体验。在李奥进入罗辰的生活之前,他主要还是使用电脑上的人工智能工具。现在这个整合了最新技术的机器人的出现实际上是将本来只在虚拟世界存在的人工智能带到了罗辰的物理世界。李奥成了罗辰连接虚拟世界人工智能的一个桥梁。


罗辰的老师们也都非常熟悉人工智能和其它一些可以运用于教学的科技手段。罗辰的大部分老师大都是出生在2020年前后,由于三十年前开始的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他们的成长和教育经历中充满了各种人工智能的影响。如果说二十一世纪初出生的是互联网一代的话,那么罗辰的老师们基本上就是人工智能一代了。罗辰的爸爸有一次跟他说他现在使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他的爷爷小时候上学使用的计算器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


不奇怪的是,在后面几节课上,老师们也都在一些环节使用了机器人、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工具的辅助教学。比如说,在今天的视觉艺术课上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参观”北京的故宫博物馆,同学们不仅身临其境地聆听了机器人导游的讲解,还提出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更有意思的是,同学们还可以在虚拟现实中将一些贵重的展品拿到手上各个角度的近距离观察。罗辰就特别喜欢那件清代的青花魁星像笔插,那个魁星的惟妙惟肖的模样和表情让他觉得又好玩又漂亮。他一边认真观察笔插,一边让李奥给他解释这个展品的背景信息和艺术成就。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觉得自己应该把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放在自己书桌上的艺术笔插作为自己视觉艺术课期末项目作业。


下午的科学课是罗辰最喜欢的学科,主要是因为老师经常会带着小朋友们做一些有趣实验,而且很多时候同学们可以亲自动手。自从上个学期老师开始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之后,科学课更是成了罗辰天天盼望的时间了。


今天老师让同学们探索的是大型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习惯。罗辰选择了非洲狮作为自己的探究主题。他熟练地带上虚拟现实的设备,并将李奥也接入了视频系统,这样它就可以协助自己进行观察和记录。因为这是一个个人探究项目,李奥作为学习助手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时为罗辰收集一些有用的信息和记录观察数据。罗辰轻手轻脚地“走”进了一头非洲雄狮的洞穴,狮子此时还在熟睡,所以罗辰可以非常仔细地观察狮子的身体和它周围的环境。几分钟后,雄狮醒来走出洞穴,罗辰跟随它观察其巡逻和觅食的过程。李奥根据罗辰的指示及时地记录下一些重要的信息,并将它们转化成探究报告草稿。探究活动结束之后,罗辰马上就在教室里的电脑上下载了自己的非洲雄狮探究报告,根据自己的记忆补充和更改了一些地方,然后发送到自己的邮箱准备回家以后继续补充一些图片资料。


在这忙碌的一天里,罗辰还参加了两个会议,一个是他们的年级干部会议。这些小干部们的指导老师充分信任这批小朋友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并且鼓励他们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制定工作计划和组织各种年级活动。罗辰是今天会议的轮值主席。在午休的时候,罗辰语音要求李奥根据过去一个月的会议纪要准备一份今天的会议议程,并且要求李奥搜索一下最近全球范围内其它国家的同龄孩子在关心什么,在开展什么开外活动。


年级会议前十分钟的时候,罗辰和李奥一起修改了会议议程。罗辰了解到最近很多国家的学校里都在讨论海平面上升的问题,这个现象由于温室效应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恶化。他准备在今天的会议上提议在年级中开展提升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比如说组织一个学生探究比赛、请一个家长专家来校讲座,和组织一次到南汇海滩实地考察等等。他的提议得到了其它年级小干部和指导老师一致称赞和支持。


他参加的另外一个会议是学校电子杂志社的编辑会议。今天有一个讨论主题是下一期杂志的版式、设计概念和录用学生稿件的过程和条件。杂志社的编辑们了解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人工智能工具的协助下进行图片和视频的创作,小作者们和编辑都想得到一个清晰的创作指南,比如说是不是应该先构思原创想法然后再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工作进行后期创作和修改。对于学生创作的小故事和其它文学作品,编辑们觉得也应该制定一个创作指南,这样所有人都能够在公平、公正、透明的条件下参与到杂志中来。


在度过了忙碌而丰富的一天之后,罗辰告别了同学和老师们,踏上了回家的公交车。在车上他通过李奥跟爸爸进行了短暂的通话,告诉爸爸今天度过了很有收获的一天和晚上最想吃的黄油鸡。罗辰知道爸爸并不是一个烹饪高手,所以他让李奥搜索了一个正宗的黄油鸡的菜谱,并且将它发送到了爸爸的手机终端。在想象爸爸很好玩的手忙脚乱地烧饭的情景,罗辰很快就到了公寓小区的门口。


和爸爸一起吃饭和聊了一会儿天之后,罗辰开始完成今天需要提交的回家作业。今天主要是一个英语作业,老师的要求是用今天课堂上小组讨论中获得的信息制作一段两分钟的英语电影视频。视频可以使用人工智能辅助,但是要比较准确地反应上课时和同学们的讨论内容。老师要求每个同学用自己的声音在视频中加入对内容的介绍。


罗辰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通过文字信息生成视频的人工智能工具了,在李奥的帮助下,他很快地就整理好了几个视频场景的简单描述。为了在视频中加入自己在外婆家包饺子的场景,他还特地在电脑硬盘里找了几张当时拍的照片,同时他还选择了一个视频背景音乐。然后他把这些信息输入到了视频制作的人工智能平台,很快他就得到了一个视频草稿。他不是很满意其中的悉尼烟花的那个部分,所以他有要求制作平台做出了调整,增加了烟花的品种和色彩。

李奥在旁边也并没有闲着,他一边在观察罗辰视频制作的过程和结果,一边开始帮他准备音频的草稿。等罗辰制作好视频的时候,他已经可以把音频的草稿完全模仿罗辰声音播放给他听了。罗辰仔细听完音频草稿,对如何介绍包饺子场景和美国时代广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建议了几个他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新词汇。这样几遍之后,罗辰终于对音频也满意了。李奥帮着把音频上传到了视频制作平台,并且要求平台根据信息内容匹配了音频和视频。最后罗辰欣赏了一下自己和李奥的合作学习成果,然后要求李奥将作业发送给了自己的英语老师。


晚上9点30分。李奥开始启动睡眠模式,逐渐将室内的温度和灯光调节到适宜罗辰入睡的状态。罗辰刚刚坐在床上翻了几页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书,慢慢地钻入温暖柔软的被窝。很快的,伴随着李奥为他选择的轻柔小提琴曲罗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66 views1 comment

Recent Posts

See All

做饭

1 Comment


EdTinker 2
EdTinker 2
Mar 01, 2024

这个虚拟的故事很温馨也很日常。或许其普遍性会提前发生到2040年。在此叙事构建上,该人工智能实现的更多的是功能性辅助,帮助小主人实现了日常生活到学习生活的信息与事件交互。而对于情感陪伴这块,在此设想中好像没有体现,我们所看到的是故事设计者呈现的罗辰是一个情绪稳定且思维单纯的快乐小男孩,但或许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人类与人工智能相交互的互动模式。而在2050年,可能硅基生命会正式进入人类视野,拥有情感,不再是人类的专利。而通过意识再生和上传,或许我们会提前实现知识下载,搜一秒GPT的储备,即可进入大脑实现知识整合,可以将大脑思维进行电脑平面式展示都会在不远的未来变得可行。不妨大胆假设,人工智能会是在硅基生命正式与人类平行之前的一段过渡时期,但但凡任何的极度便利,背后一定存在某种丧失的平衡。很有趣的故事,thanks for your sharing! cheers!

Like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2020 by Xuefeng Huang.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