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家长会发言,针对九、十年级学生家长。这个学年开始以来,我第一次跟全体家长见面,借此机会比较系统性地和家长沟通学校的理念和学生过渡和融合的支持系统。
我先分享最近高中部的几个好消息,这几个消息可以说也体现了我们全人教育的理念、实践,和我们追求的一些工作目标。前两周获悉,我们十一年级的钱同学在今年的IGCSE考试中获得数学学科的剑桥卓越学子奖(Outstanding Cambridge Learner Awards)。本周刚刚收到好消息,我们的九位学生组织的Silent Spring团队获得2021 iGEM 国际基因工程大赛全球银奖,这九位学生来自于10到12年级,其中的10年级学生是去年在他们9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这个研究团队。高中部篮球队国际学校篮球联盟(ISBC)比赛连胜四场,显示了我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实力。另外,从本周开始我们的12年级学生陆续收到海外大学的录取通知。
这个是9、10年级的家长会,因此我先谈一点我对9、10年级的认识,与各位家长分享。九年级和十年级两个关键词是:融入和过渡。九年级和十年级的新生必然面临一个如何快速地、更好地融入我们高中部教育系统、课程要求、和学习文化的过程。融入越快,越早地进入国际课程的学习节奏,越早地得益于我们学校已经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教育和支持系统。这个融入一方面需要学校和老师努力,通过各种场合(比如班会、学科课堂)和各种平台(比如班级、学院、社团)让新生了解我们是如何做事的、如何管理的;另一方面,融入需要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努力,努力去了解这个全新的环境,尽力去参与其中,并能贡献其中。好的例子是有的,比如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学校晨会的主持人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和非学术比赛,很快地跟大学指导教师进行沟通等等。当然,也有学生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改变,等着别人和世界去适应他。比如说,有个别学生开学两个月了还没有搞明白我们学校两个在线学习和管理平台Managebac和Smart Campus的使用。
九年级和十年级本身很重要,但是之后高年级的正式国际课程的学习更重好,因此这两年如何做好过渡至关重要。除了学术基础和英语语言能力,国际课程以及今后的大学学习必然要求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越来越数字化的世界必然使得教学过程越来越数字化,因此学生应该在这个过渡期发展良好的信息技能。
跟这两个关键词相关有好些难题,我们今天开始家校一起重新审视这些难题,共同努力,逐一解决。观察我们九年级和十年的学生的现状,这个过渡期中有好几个痛点需要立刻解决,包括英语能力的快速提升、自我计划和管理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电脑和信息平台合理有效地运用于学习。
反思过去的两个半月,我认为我们学校在这项工作上做得也不够好,这里既有一些老师的原因,也有一些学生的原因。我是校长,我去解决老师的问题,让老师更加主动地帮助学生融入;你们是家长,你们也一起帮我解决孩子的问题。要跟学校一起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这个学习环境,家长也应该对学校有更深入地了解。今天是一个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好机会,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家长交流一下我们正在做的一些事情。
对于9和10年级新生中在开学一段时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学校在学生学习,教师规范,文化融入,家校合作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教师进一步明确国内、国际课程双目标
· 安排学科内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 改进教师作业布置方式,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 加强日常教学常规巡视,确保课堂教学秩序和质量
· 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价
· 改进晚自修管理制度,从班级到学院提升学习氛围
· 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教育和惩戒双管齐下
· 进一步细化电子产品管理,引导和惩戒同时发力
· 督促国际课程学习规划,学生尽早转入国际升学轨道
· 树立年级中学习楷模,宣传高年级学习榜样
· 有目的地帮助新生融入各种学术和课外活动社团
· 加强各个层面家校沟通,开展家长学院
这些措施已经开始显现它们的作用,有些可能更显性一点,比如晚自习的效率最近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学生也直接向我反馈晚自习的纪律比几周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些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比如说课程方面的调整。但是,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方向是正确的,方法是正确的,效果必然后慢慢显现。
我还是想谈一下我们高中部的教育理念,因为这个是我们做任何教育教学设计和采取任何教育行动的基础。我希望我们的老师清楚、家长也清楚、社会也清楚,而我也在经常给我们的学生讲解我们的培养目标。
优质、多元、融合、关爱,这四个词是我们学校教育和学校文化的四个主要特征。优质的课程、优质的教学、优质的教育质量;多元的课程、多彩的校园文化、多元的思想,丰富的学生活动;多种文化的和谐融合,跨文化的理解和能力、中西课程的融合、各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寻找适合学生的最优解;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从教育行动上,从课程设计上,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教育学生关爱自己,关爱自己的身体、心灵、和未来发展。
我们努力培养全面发展人,我们对全人发展的理解有三个维度,
• 为学:探究、思考、知识渊博、反思
• 为人:关爱、尊重、沟通、平衡
• 为事:思维开放、冒险精神、原则、韧性
与这个三维度全人培养目标相配套的三维的课程结构,包括学术课程、成长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来讲,每一部分有一系列子课程、子项目、或制度。教育理念必要需要具体的课程来实现。这个图和表格展示了我们如何在全人发展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置和建设高中课程。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习学科知识和技能,更是学会成人。学科知识和技能需要教,学习为一个积极向上、快乐幸福、对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人也需要教导和影响。学校的很多方面并不是显性的,当时就是这些隐性的部分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学习氛围,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态度、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隐性课程和校园文化是我们重点建设的一个部分。通过学生榜样、学生领袖、价值观的正面宣传,通过各种集会、活动、展示打造积极向上的学生学习文化。文化无形,对学生成长的牵引作用巨大。这里的每一个制度和项目后面都有一个深刻的思考,都有一个团队的努力。所有这些形成一个整体,为达成我们的教育理念目标服务。
我想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三个维度的课程中的一些模块。首先是学术课程,比如说10年级的Pre-IB和Pre-A-level 课程的建设,降低了IGCSE的重要性,让学生和教师更加专注要求更高的IB和A-Level的学习目标。华师大讲堂的讲座,本学期主要是生涯规划(比如如何认识自己和如何认识职业)、ICT技能和信息素养、领导力培养。上学年,我们主要在做与尖端科技和汽车设计相关的讲座。其次是成长辅导,比如说学院制和班主任制形成中西合璧、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互补、同年级互动和跨年级互动互补的教育态势。全生涯规划课程形成9-12四年学习、职业、和升学规划体系,其中的学业提升项目特别关注质优生的更好学习和升学需求,每个年级大概15左右,形成这个学生群体内的竞合氛围。
在校园文化维度,我们不断地强调行为底线,要求中学生有中学生的样子,跟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做斗争(比如烟,包括电子烟、酒到处可以买),也在弥补一些家庭教育的不足(比如有家长不去掌握自己的孩子钱花在了哪里,是不是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比如卡拉OK(可以点酒)甚至酒吧)。同时,我们非常重视学生领导力培养,大力发挥学生榜样,和学生自管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学校平均7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学生社团领袖,通过社团平台培养领导力和活动组织能力。本次晚自修安排的改进,高中学生会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给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学院中的学生领袖 (House Captains)在校园内各种活动组织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今年10月举行的第二届Fun Run活动的组织。
在课程的多元融合性和和对学生的引导性方面,我们已经基本形成我们的做法。
9、10年级既帮助学生完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也让他们过渡到更具挑战的IBDP和A-level项目。9年级会完成上海课程基本合格要求,同时融入IGCSE。10年级末,根据大学指导老师的建议,IGCSE采取了必考和选考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考试和升学方向的匹配度。10年级是IB和A-Level预备课程,11和12年级两个平行的项目,可以满足不同类学生和不同留学去向的需要。实际上IBDP也是可以选择单科学习的。关键是你要有一个适当的组合,几门参加考试的,几门是校内学习的课程。这个项目我们主要开放给艺术生。
我们不仅重视校内课程建设,也努力为学生搭建校外学习和竞赛平台。2021年1月至今,共计有57人次在国际和国内各种学术竞赛中获奖,包含英语、经济、商科、科创、数学、体育、艺术等方向。这些都是我们学生在过去11个月中参加过的各种国际和国内竞赛。iGEM团队,经过半年的学习研究,本周刚刚获得全球银奖,带队教练评价我们的团队,说我们的很多学生不是学霸,但是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可以跟由学霸组成的团队竞争,并取得骄人的成绩。
高中部的成长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求全员参与,所有的沟通和协作以学生为中心。除了学生和各个老师之间的直接沟通,箭头表示教师之间的一些沟通和协作的过程。
其中班主任、学院院长、大学指导老师承担了很重要的学生成长的方面。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词是个别化,学院院长工作的关键词是社会化,而大学指导老师的关键词是规划。家长是用来支持和赋能的,你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长。对于这个成长系统,于专门有一个文章具体说明它是怎么运作的。
我们努力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特性,从而通过我们的体系帮助他成长和改变。同时,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生命体,虽然我们尽最大可能改变人,但是我们学校教育是有边界的。比如说,家庭教育很重要,它承担了学校教育无法承担的功能,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是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教育来填补的。孩子的教育也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学生不仅是老师学生,不仅仅是家长的孩子,他是社会的。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只占了他接受的所有影响的一部分,他的朋友、互联网、媒体、等等。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道理,才会真正地尊重孩子,才是真正地爱孩子,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影响因素,从而努力成为他们更好的自己。
我最后想给9、10年级家长提几个小建议。
国际升学道路上一定有困难,我们不要逃避,不要犹豫,先认识到挑战,接受挑战,然后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努力,去战胜跳涨。遇到困难不要怕,有很多人都在这个路上艰难跋涉。利用好周围的资源,学校,老师,家长同伴等等。
家长要放手,让孩子成为自己学习的负责人。家长替代不了学生的发展,其实也不能帮孩子做最后的决定。我们要鼓励学生找老师问,找升学顾问,找我,找其它形式的帮助。鼓励学生为自己定计划,定目标。
注重过程,要告诫孩子,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都很重要。让孩子经常处在一个良性的压力之下,这个好的国际教育的评价方式决定的。中考和高考的教育体制下最后的考试几乎决定一切,但是国际教育中的过程记录对最后结果的影响重大。
家庭讨论,咨询班主任,咨询大学指导老师。让孩子走合适的路很重要,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看低自己。我们大学指导那边有科学的测评工具。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要学习审慎判断,给自己的孩子提出适合他的要求和建议。
语言太重要了,很多老师都在抱怨我们学生的语言整体水平低。明年四月我们将组织SSAT考试,英语课程中将逐步融入考试的准备。课外的学习和培训与可以考虑起来。学校没有提供国际升学中的语言考试的预备课程,家长需要为孩子安排这些学习。
这一代学生的身心健康很容易出问题,网络时代有太多让人分心以至于筋疲力尽的事情,学习、成长和升学的压力很大。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很重要,如果感觉被逼的话,很容易身心健康出问题。关注一下孩子在社交媒体(包括朋友圈、抖音号等)上的活动。一方面我们自己要有能力走出焦虑和压力,另一方面我们要有能力帮助孩子们成功应对VUCA(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 ambiguity)时代。
班主任会帮你找到答案,或找到可以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的人,有些事情很可能是信息不全或沟通不畅的造成的,我们有一个沟通系统,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解决问题。
家校沟通十分重要,沟通当然也不仅限于班主任。我今天给大家再次提供一下所有的沟通方式和渠道。我们已经形成越来约明确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家长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事情性质找到相关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或者提出意见。我鼓励学生,还有家长多跟各个方面的老师沟通,也欢迎家长给我们学校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我很清楚地看到学校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些阶段性的问题总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案,当然这需要我们各方的共同努力,还有耐心。学校工作的复杂性和周期性决定了所有的改变都是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的。只要我们目标清楚,不断进步是必然的。最后,我希望我们家校共同努力,通力合作,解决我们可能面对的问题,把我们的工作越做越好。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