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a4f2e_781c4f6d643448a9a3af0d02514327c0~mv2.jpg/v1/fill/w_800,h_600,al_c,q_85,enc_auto/4a4f2e_781c4f6d643448a9a3af0d02514327c0~mv2.jpg)
Photo taken in Toronto, October 2023
很早以前我就练习过原谅冥想,虽然最近并不经常练习,但是当时的练习对我身心的影响如今依然存在。在原谅冥想的过程中练习者一般会做三个练习,一个是原谅伤害了自己的他人,第二个是原谅伤害了他人的自己,最后一个是原谅伤害了自己的自己。练习者会试图让自己不带任何判断地觉知、观察和体验这些伤害所带来的任何可能的痛苦、愤怒、伤心、悔恨、迷茫甚至恐惧。然后逐渐清晰地想象这个伤害和被伤害的人,不论是自己还是别人,要求自己放下面对想象中这个人时的负面情绪,告诉自己原谅这个人或者原谅自己。
我觉得原谅冥想要达到的目的实际上是和自己的和解,释放自己的内心里由于对人、对己,或者被伤害所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在此过程中我试图原谅的其实是一个或者一群想象中的人,是过去的自己或者他人。等我情绪平复之后我可能会去直接向那个人当面请求原谅,或者直接去告诉那个人我已经原谅,但是这已经是另外一个步骤了,而这个步骤也并不是必须要去做的。原谅冥想这一步的重点还是在于先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和安宁。
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伤害或者伤害别人。人生漫长的风风雨雨中难免会被不同程度的风吹到、雨刮到、甚至严霜和冰雪刺痛到。不管怎样,每个人也都应该有勇气去修复内心,让其中的伤痛或者悔恨慢慢远离,给自己重新回到快乐和平静的机会。原谅是和自己的一种和解, 而绝不是为施害者开拓,或者为已经发生或者未来会发生的错误甚至罪行创造借口。错误和罪行自然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或者法律的制裁,而每一个个人没有必要用自己内心的失衡,比如说愤怒或者仇恨,去替代行使道德和法律的作用。
当然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从一个原谅的决定到真正达到那个原谅的状态,完全或者几乎释然地直面过去给被人、给自己或者自己受到的伤害,期间可能也是一个漫长的身心挣扎过程。因此原谅不仅是一个决定(Decisional Forgiveness),它还需要经历它的第二阶段,有些人把它叫做情感原谅 (Emotional Forgiveness)。但是,这个原谅的决定很重要,因为它是最后到达原谅彼岸的第一步。有了这个第一步的原谅决定,我们才会真正积极地去寻找原谅的方法,体验原谅过程所带来的内心状态的进步,从而逐步带领自己的内心走出伤害所致的阴影。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正在受到伤害、或者正在由于伤害而憎恨他人或者自己、或者正在准备去原谅某个人,那么原谅冥想可能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方法。要知道让仇恨长期在心里积存几乎就像是每天在喝着影响自己身心健康的毒药。原谅冥想像是一剂解药。记得与原谅冥想有类似作用的还有感激冥想。两种冥想练习的过程似乎差不多,结果却有所不同。原谅是让自己释放负面情感,重新恢复内心平静,而感激却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
就人际关系而言,人世间很多事情的结果很可能要么都是赢家,或者要么都不是赢家。冲突和伤害让双方都是输家,而原谅却可能让关系中的双方都成为并且保持赢家地位。面对一个有裂痕的人际关系,双方或者任何一方都有可能选择不去修复,但是不去修复不等于不能原谅,而原谅可以释放愤怒和仇恨带来的沉重包袱,双方都能轻装前行。一个有裂痕的人际关系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修复不仅需要双方坚强的意愿,也需要双方都有对原谅很好的理解和进行原谅的能力。我觉得原谅是可以学习的,而这个学习既包括了认知和包括了技能。
原谅几乎是所有宗教中的重要话题。比如佛教教导信徒“只有原谅才能让你的心灵平静”,同时也告诫信徒“原谅他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值得原谅,而是你值得回归内心安宁”。而那句可能起源于佛教,但是现在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用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包含了深刻的原谅和被原谅的含义。在基督教中原谅似乎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比如很多人都在小说或者电影中看到的犯错之后向神父忏悔祈求上帝的原谅。耶稣教导信徒必须无条件的原谅,甚至对于自己的敌人,而他在受难前的对上帝所说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关于原谅的最好的教诲。
在过去三十年里原谅也是很多学者开展学术研究的一个主题。对原谅的研究似乎主要分为几个分支,包括原谅他人、原谅自己、群体之间的原谅,还有就是和宗教有关的被上帝原谅。几十年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和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结论和方法。比如研究表明,不论是自我原谅还是被上帝原谅的都会伴随着更好的身心健康和更低的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原谅也已经被证明了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少的抑郁症状密切相关。原谅他人似乎更多的是要解决愤怒的问题,而对自我的原谅更多地是处理内心的罪恶感、羞耻、和焦虑。因此有研究表明,自我原谅与原谅他人相比可能对本人的身心健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
关于原谅的学术研究也总结出了类似于冥想中的实施原谅的方法,比如说五步REACH原谅方法要求试图原谅的人首先回忆伤痛,直面伤痛,同时要求自己不再把受伤害的人当成牺牲一方,也不再把施害一方当成恶魔。第二步要求寻求原谅的人共情施害一方,从那个人或者当时自我的角度看待发生的伤害事件。第三步要求原谅者将原谅作为一种利他的礼物赠予被原谅者,同时想象其它人也可能将这样的礼物赠予你。第四部要求原谅者将原谅的行为和想法通过笔记的形式固定下来,比如简单地写下“今天我原谅了XXX”。 最后一步通过写下的这个笔记或者纸条提醒自己要坚持这个原谅的决定。这些学术文章推荐,哈佛大学网站也介绍的步骤应该也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原谅方法。
记得第一次看到 “弱者复仇,强者原谅,智者忽略”这句话大概是在几个月之前。那时候我正在思考人怎么才能原谅,以及为什么要原谅自己和他人。我发现在网上随便找找就能读到很多有关原谅的文章和名言,这句关于复仇、原谅和忽略的话就是其中被转阅比较多的之一。有人说它是莫言说的,有人说它是萧伯纳说的,我查了英文网站,发现还有人说它是爱因斯坦或者甚至是菩萨说的, 英文的原文是 “Weak people revenge. Strong people forgive. Intelligent people ignore”。我没有办法真正搞清楚它到底是出自谁之口,但是这个似乎不那么重要,因为不管谁说的,它所传递的人生智慧是极其有穿透力的。
我想它至少指导我们不要去像弱者一样去仇恨,同时努力去成为有智慧的人,像一个智者一样放下内心的包袱,人生风雨不留痕。然而学会了原谅是不是就是一个强者了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论如何,我想认识原谅的本质,懂得原谅的方法,实践原谅的行为的人的内心至少是相当有力量的。而且我觉得原谅会向自己或者他人传递这种心灵力量,这种让自己、别人甚至世界变得更好的力量。
Commentaires